秋香與丹尼  

作者:周小美(部落格--如果你需要愛

如果你今年已經認識了《總舖師》的「月霞」,就不能錯過即將在11月22日浮出水面的《秋香》。

19歲重考大學那一年,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記錄片《月亮的小孩》,當時的目光被白化症患者的影像吸引,卻還不知道什麼是「紀錄片」,等到新聞系畢業投入媒體工作之後,導演「吳乙峰」這三個字再度映入眼簾時,他已經完成了九二一地震後的紀錄片《生命》。

《生命》這一部紀錄片曾經讓吳乙峰導演陷入紀錄片事業的低潮期,但是他挺過來了,在情緒陷入生命幽谷的那一段時期,吳乙峰受洗成了基督徒,後來他被上帝挑中,肩負起拍攝罹患小兒麻痺的台灣宣教士秋香,如何離開台灣遠赴馬來西亞,和曾經是毒癮者的先生共同為精神障礙、身心障礙者開拓康復機構的艱辛過程。

「為什麼吳導的拍攝主題大多與疾病有關呢?」或許是因個人偏好主跑醫藥新聞的緣故,觀察到吳乙峰非常善用鏡頭補捉罕見疾病或身體障礙者的動人故事,觀看《秋香》試片時,最令人感動的是秋香自己的雙腳行動不便,卻能夠拄著拐杖開車去接一位比她行動更不方便的同事,一位四肢重度萎縮、骨瘦如柴的男子,當他趴在地上用手指頭在鍵盤敲出樂聲替大家伴奏歡唱詩歌時,那嘹亮的歌聲同時撥弄著我的心弦,行動不便如秋香和四肢萎縮的男子,能夠互為肢體彼此幫助,為精神障礙的年輕人彈奏帶唱,讓我更加明白「愛人如己」的真意。

昔日和吳乙峰一起拍片的一位同事陳雅芳,後來輾轉成了牧師,在非常有限的經費之下,牧師邀請吳乙峰到馬來西亞拍攝《秋香》,在看過試片之後請教過吳導,他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拍攝此片,後製與剪接時間之長,幾乎是毫無利潤可言,這部片的價值也無法用金錢或時間來衡量,其中有許多點都是「上帝安排的場」,就是在採訪時有許多事先無法預期出現的對白與畫面,讓受訪者飆淚,同時讓觀眾震撼到沒有時間掉淚。

記得在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,獲悉吳乙峰導演主持的全景工作室在新竹招生,負責培養對紀錄片有興趣卻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素人,當時曾經去報名卻被打了回票,沒想到十多年過去了,今年中秋節過後竟然有機會坐進吳乙峰的工作室,近距離觀賞他在《生命》之後的最新力作《秋香》,並且展開一場深度對談。

「吳導,在上一部紀錄片,你拍出了『生命』,但是在這一部片(秋香)裡,我卻看到你拍出了『生命力』,從『生命』到『生命力』,你讓我看見了紀錄片工作者的初衷,也讓我看到了當年投入新聞界那種最初的熱情。」從第一次與《月亮的小孩》邂逅之後,20年過去了,吳乙峰依舊還是吳乙峰,只是多了一份對於生命的淬煉與成熟,他依舊質樸不諱地敞開自己對於生命直接關懷的視野,同時帶領觀眾看見「用生命影響生命」的真實人生。

小兒麻痺或許禁錮了秋香的童年時光,但是她樂於助人的心卻長了翅膀,帶領她離開故土,飛到更需要愛的遠方,成為精神與肢體障礙患者腳前的燈、生命的光。

「秋香可以是一部紀錄片、一個樂於助人的概念、一種愛、一次樂於助人的行動,或是一個善意的行動。」吳乙峰是個拍紀錄片的老頑童,這一次他捨棄了在主流媒體曝光的報導宣傳方式,也不預設《秋香》只是一部宗教情懷的紀錄片,他選擇以更貼近庶民生活的方式,透過試片和觀眾交心培養讓影片茁壯的沃土,在11月22日電影正式上映這一天,在大家心裡種下一個「秋香」。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
    秋香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